夏天气温转热,反映在人体较直接的感受便是容易「火气大」,例如口乾舌燥、口破咽乾、口苦口臭、心烦气燥、失眠、目赤、耳鸣、头晕头胀、头面痘痘增加、精神亢奋、便秘痔疮(甚至肛门肿痛出血)、尿臊味浓、妇女阴痒或带下黏臭等。火气大可能源於不同原因,所以「降火气」并无偏方,如果不经诊断就一味地服用坊间降火气的偏方,不但可能效果不佳,还可能伤害到人体的阳气,故建议持续出现上述火气大的可能症状时,一定要经由医师诊断后再服用适合的处方。
◎你是哪种「火气大」
一般而言,夏季火气大较常见的包括实火、湿热、虚火等,其中以「湿热」在台湾较為常见,一则因為整体气候环境本来就偏湿气较重,一则因為饮食习惯的关系(例如喜欢吃麻辣锅,或是烤、炸物的时候又搭配冷饮)。湿热就像蒸笼裡的包子一样,除了热象,也有湿的表现,常见於平日嗜食重口味或生冷瓜果的患者。一旦湿热互结,便会使得热不得越,继而出现明显闷热感,口乾口渴欲饮却饮不多,同时还可能伴随头重昏倦感,大便软黏不成形、稍臭,小便味臊等症状。舌诊常见舌偏红苔腻,脉诊常发现伴有滑数的现象。一旦湿热体质形成,清热过多容易使湿气越重,加强除湿又容易使热象变盛,终使湿热缠绵难解。
◎夏季易被忽视的「湿气」
在炎炎夏日中,很多人总是感到闷热、全身困倦无力、身体沉重、头晕头胀,甚至消化功能变差等,就是因為湿邪过重所致。湿气可分成外湿与内湿,外湿(与环境相关)的形成是因為夏季雨水较多,如果居处的环境通风不良或除湿不足,容易导致湿气明显;内湿(与体质、饮食相关)的形成则多由嗜酒或过食生冷,以致脾胃功能较差,进而生湿。另外如果缺乏运动,也会导致气血不畅,进一步使得内湿加重,可能產生胸闷不舒、小便不利、食欲不振、或大便塘泄等症状。
◎清淡吃适度动 有助除湿
夏季是一年中气温较高的季节,新陈代谢较為旺盛,需要充分的休息。饮食上宜温和清淡,避免烤、炸、辣等刺激性食物。过於寒凉则易助长湿气,影响消化,属於寒性的食物如西瓜、梨子、哈密瓜、水蜜桃、葡萄柚、冬瓜、苦瓜、小黄瓜、白萝卜、大白菜等生冷瓜果也不宜过度食用。适度运动有助於祛除体内湿气,并可改善疲倦。当然,别忘了常保持心情愉悦以度过酷暑闷热的考验。